朱亦鸣

来源: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7访问量:47127


一、个人简介:

 归属学科专业:光学工程

 朱亦鸣,男,汉族,1979.11出生,教授,硕导(光学工程),博导(光学工程)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4 -2008 东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2002 -200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8 -2002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

2022 -上海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2012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2008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08 -2012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2007 -2009 东京大学,第21COE研究员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国家级人才、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首届杰出人才。2008 年底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进行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以实用化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和成谱系统为主线,作为太赫兹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申请到“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太赫兹科学技术前沿(合作)”,“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111太赫兹精准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上海市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理工-莫斯科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

在科研项目方面,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及地方课题项目二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光电领域一区论文的共50余篇),其中包括ESI论文9篇。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2项被转让或授权使用,累计转让经费近4000万。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排1),首届上海杰出人才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1),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1),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金奖)(排1),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排2),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当代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每10年评1次共18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2)等。

四、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2024 -2029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2024 -至     今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毫米波技术丛书”,编委

2023 -2028 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太赫兹通信委员会委员

2023 -2028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消化病学装备与技术分会,委员

2022 -202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委

2021 -2026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1 -2026 国际IRMMW-THz协会,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

2021 -2023 《光子学报》,编委

2020 -2024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

2020 -2022 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编委

2020 -2024 《生命科学仪器》,编委

2019 -2021 PhotoniX》,编委

2019 -2024 《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2019 -2021 《光学学报》,编委

2018 -2023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2018 -2022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常务理事

2016 -至     今国际IRMMW-THz协会评奖委员会,委员

2015 -至     今       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


五、主要研究方向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与技术、半导体物理、光学检测应用

六、联系方式

ymzhu@usst.edu.cn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