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隶属于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光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8年,位于光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原光仪所大楼)403室,占地面积138平方米。主要负责本学院所辖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及测试与信息工程系等多个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实验,旨在训练学生对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安全与分析、测控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论、和计算机底层软硬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达到毕业要求提供卓越而有力的保障。实验室目前配备有电子讲台、投影仪、幕布、音响等一体化智能系统,此外还配备了瘦客户机及显示器76套,以及近80套实验桌椅,已投入经费近百万元,并在持续建设和优化。
实验室主要承担“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多个专业的课程实验:
《程序设计及实践(C)》 《信息安全实验》
《移动通信实验》 《信息工程网络实验》
《模式识别原理实验》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 《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技术实验》
《机器学习实验》 《大数据安全技术实验》
《大数据分析实验》 《网络工程实验》
《运筹学与最优化实验》 《编译原理实验》
《计算机仿真实验》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
《数据挖掘实验》 《计算机组成实验》
《接口与通讯实验》 《LINUX操作系统实验》
以及各种课程设计、电子实习,和相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教学任务。
该实验室负责人为龚朝晖老师,曾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数十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并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虚拟仿真实验室
虚拟仿真实验室隶属于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光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8年,位于光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原光仪所大楼)405室,占地面积约138平方米。主要负责本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所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相关课程实验,旨在训练学生对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软件协同设计、多媒体技术、项目管理以及院士班软硬件课程设计培养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达到毕业要求提供卓越而有力的保障。实验室目前配备有电子讲台、投影仪、幕布、音响等一体化智能系统,同时还配备了60套工作站及相应桌椅,已投入经费近百万元,并在持续建设和优化。
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下的实验课程包括:
《程序设计与实践(Java)》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
《软件协同设计实验》 《分布式计算实验》
《软件测试实验》 《软件工程实验》
《多媒体技术实验》 《项目管理与过程改进实验》
《多媒体通信实验》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
以及光电学院院士班课程、各种课程设计、电子实习,和相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教学任务。
该实验室负责人为杨艳梅老师,曾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参与过多项本科、研究生教学教研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